2025年7月21日,“生仪会客厅”第十一期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顺利举行。借师生代表前往西安参加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的契机,学院特别邀请到了在西安工作生活的校友张轩朗学长为学生做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生仪会客厅”活动首次走出浙大校园,来到校友工作生活的城市,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地了解西安当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本期活动邀请到生仪学院14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友、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研发工程师张轩朗学长,围绕“跨越千里的成长——从长安到钱塘,再赴蓝天”这一主题展开分享。
活动伊始,生仪学院发展联络专员杨丹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张轩朗学长的学习、工作经历,让在场学生对嘉宾有了初步了解。
张轩朗学长首先回忆了在求是园的学习生活经历。他指出,在实验室里与同学共同钻研课题、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日夜,都成为了他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也为他后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及投身航空工业的缘由,他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谈到比起单一设备研发,航空领域更需要跨学科人才整合技术,而生物医学工程的精密测量知识恰好对接航空传感器研发,这种‘用所学托举大国重器’的使命感让他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学长特别强调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尽早梳理自身优势,同时关注行业趋势,“像航空领域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生物医学工程在人机交互、生命监测等方面有广阔应用空间,把个人发展嵌入国家需求,才能让职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学长的分享既有具体案例,又有深刻思考,为在场同学带来了诸多启发。
在提问交流环节,现场同学积极踊跃地向学长提出了关于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张轩朗学长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活动最后,参会人员与张轩朗学长合影留念。
作为“生仪会客厅”首次走出浙大校园的尝试,本期活动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师生们实地感受西安的发展氛围与行业生态,为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更鲜活的参考。同时,借助竞赛契机搭建的校友交流平台,不仅加深了学院与异地校友的联结,更激励着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国家产业需求相结合,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规划成长路径。这一创新形式也为学院后续活动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育人平台向更开放、更务实的方向发展。
地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德赢AC米兰中国官方网站玉泉校区周亦卿科技大楼
电话:0571-87951086
邮编:310027